当前位置:东方科技网 > 新闻 > 正文

【西农学子三下乡】遍访四川红色基地,传承先辈革命精神

2024-09-02 17:56 来源:网络

撰稿/刘紫徵 蒋佳芮 毛泓媚 向闽星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四川红色基地实践团

  8月1至8月15日期间,西农学子“资环学院赴四川红色基地实践团” 分五个小组,分别赶往川东地区的分乐山、巴中、达州、眉山及广安五地进行参观调研。此次四川之行取得了两项主要成果,一是对各地红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搜集到相关资料,二是针对调研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了一款宣传川东红色文化的小程序,有利于对红色革命文化进行传承和宣扬。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一 资环学院赴赴四川红色基地实践团

  踏访巴山红军旧址,重温宣汉革命精神

  8月9日,资环学院赴四川红色基地调研队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巴山红军公园及王维舟纪念馆,开展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重现巴山革命历史,并展示近年来川东红色文化的变迁。

IMG_256

图二 王维舟纪念馆

  巴山红军公园由两条山脊相交组成。沿东侧山脊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维舟将军跃马挥戈的大理石塑像,背景为宣汉儿女踊跃参军、支持红军的群雕,展现了革命历史的壮丽景象。

  王维舟将军,宣汉清溪人,是著名革命领袖。曾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4局局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等职。在他的指挥下,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在战火中奋战,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毛主席评价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这真实地反映了将军的光辉一生。

  调研队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式,了解了宣汉县居民对巴山红军公园的认知及红色文化的变迁。调查发现,公园现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场所之一。与公园初建时主要用于参观红色文化相比,现如今娱乐活动的人群占比大幅增加,表明红色文化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三 填写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0%的居民对本地红色文化和革命故事有所了解。这表明巴山红军公园在居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队还采访了一名退伍老兵,他分享了三年的军旅生活,并表示,本地红色文化对他的军旅生涯产生了激励作用。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四 调研队实地采访退伍老兵

  此次调研活动深化了对巴山革命历史的理解,并为传播红色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阳延安英名传四海,李华云烈士铭千秋

  8月12日,调研团访问了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烈士陵园。此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烈士生平,学习烈士精神,并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五 仁寿县烈士陵园

  仁寿县烈士陵园自1992年建成以来,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和纪念亭,现有烈士墓46座。陵园内的英名墙镌刻着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烈士的名字,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六 调研采访

  调研队还了解了两位著名烈士的事迹。阳延安烈士是中共党员,1958年应征入伍,参与了川藏铁路修建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中印边境战役中,他作为尖刀班班长英勇带领全班冲锋,班级荣获集体一等功,个人追记一等功。李华云烈士1925年出生于仁寿县,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赴朝鲜作战。在1952年的白马山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终用牙拔掉手雷保险,与敌人同归于尽。自2020年以来,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政府投入1700余万元,新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烈士事迹陈列馆。陵园现已被评为第七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社会对爱国主义的重视显著增强,前来祭奠英烈的人数明显增加。陵园通过提升环境服务质量和创新活动形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水平,也有效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

  此次调研活动加深了对仁寿县烈士陵园的了解,并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参考。

  红岩精神铸辉煌,武胜乡村展风采

  8月15日,资环学院赴四川红色基地调研队访问了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红色文化园。

  武胜 · 红色文化园位于武胜县飞龙镇白坪村,依托《红岩》小说作者杨益言先生故居、《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和武胜县党史馆,整合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园区包括红岩广场、思想建设工作展示区、初心馆(集党史馆、廉史馆、先锋馆、同心馆、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于一体)和杨益言故居,整体占地约100亩,配备专职讲解员4名。园区集党性教育、思想宣传、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研学旅行和休闲观光为一体,先后获评广安市乡村旅游实训基地、广安市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和广安市十佳现场教学点。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七 红岩广场

  园区依托杨益言故居,强调红岩精神,积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宣传教育。自修建以来,园区承接了多项红色活动,包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合唱比赛及纪检监察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等。红岩广场不仅是红色文化宣传的展览区,还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场所。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业结合,宣传了红色文化,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度。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八 红色文化宣传情况调查

  乐山文庙历史 流淌红色血液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庙,红漆是乐山文庙装饰的底色,但乐山文庙的“红”不仅仅是它表面的颜色,还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他赋予的红色文化。7月26日,乐山组成员走进乐山古庙,了解乐山红色文化背景,回顾和传承先辈艰苦奋斗精神。

  乐山地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地区之一。乐山文庙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场所,成为了革命斗争的重要节点。文庙内部举行了一系列与革命有关的活动,包括政治宣传、群众教育、党派发展等。这些活动使文庙成为了红色文化的集结地,吸引了大量的革命者和前辈英烈,壮大了革命的队伍,也为乐山文庙赋予了一层真正的“红色底蕴”。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九 乐山文庙正门

  如今的文庙成为了乐山人民重要的文化场所。在文庙内部有一座红色文化展馆,陈列着革命历史的照片、文件、实物等,向人们展现了乐山地区在革命时期的艰苦斗争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馆以乐山地区的红色历史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乐山的红色文化,感受到乐山地区在革命中的贡献,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和信念。

  重温川陕革命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四川省巴中市是革命时期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这边土地山有着数不清的红色故事。8月5、6日,巴中区小组成员来到巴中市进行调研,先后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将帅碑林,重温这段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区进入四川,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攻下通江、南江、巴中,创建了历时两年五个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肯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走进博物馆,看到的不仅是陈列的文物资料,更是文物所反映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展出的一千余件文物和四百余幅照片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八十多年前川陕革命根据地中传出这样的呐喊,直到现在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他们那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回顾历史,我们被革命者们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折服;立足当下,我们当脚踏实地,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十 石碑

  川陕苏区时期,巴中120万巴山儿女有12万人参加红军、4.8万人英勇牺牲,446位共和国将军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他们的英名值得被铭记。这座碑林共嵌碑4300余块,收集刻写红军英名烈士名录13.8万人,每一块碑上似乎都镌刻着无数个感人的革命故事。

  “红军前辈是你们开天辟地碑林为证,革命后代有我等继往开来祖国放心。”正如对联上写的那样,我们永远铭记红军前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和平,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创祖国的美好未来。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十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推广红色文化 我们在行动

  红色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先进文化,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能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构筑坚实的精神堡垒,积极引领青年一代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作为中国各地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凝聚而成的文化,红色文化在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体现。四川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人民骁勇善战,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川东地区红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涵盖红军长征,将士出川,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诞生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等精神品质。

  为了更好地推广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西农学子“农学院赴四川红色调研队”遍访川东地区红色基地,了解相关红色故事,学习相关红色精神,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制作一款专门用于推广川东地区红色文化的小程序,用崭新的方式讲述那段峥嵘的红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