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2025年8月9日】第七届"推动双循环品牌走向国际"系列活动重要环节——芬兰总理玛丽·基维涅米欢迎晚宴在中国深圳私人博物馆举办。中国当代画家魏建军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出席盛会,展开了主题为《以墨会友,丹青传情——中国国画艺术的世界对话》艺术交流。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媒,促进中芬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左:艺术家魏建军 右:芬兰总理玛丽·基维涅米
芬兰总理玛丽·基维涅米收藏了魏建军老师作品《春风话语》并亲切上前友好合影。魏建军老师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芬兰一直重视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期待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魏建军,斋号百蝶草堂,现居西安,被誉为“中国当代蝶画大师”“中华蝶王”。魏建军早年被蝴蝶的美丽和生命力深深吸引,他希望通过绘画蝴蝶来展现它们的美丽和生命力,并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在魏建军之前国内一直缺少蝴蝶绘画的传承,由于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谱系中,蝴蝶常常作为“配角”出现,魏建军由此开始了他至今40多年与蝶为友、画蝶为业的人生。他走遍大江南北,也曾远赴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研究蝴蝶习性,只为画好这一只“小小”的蝴蝶。
蝴蝶国画,不仅注重形态的表现,更注重神韵的传达。他运用国画传统的笔墨技法,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干湿等变化,将蝴蝶的灵动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蝴蝶翩翩起舞的身姿,也可以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的清新和美丽。
蝴蝶是弥补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空缺,这东西是可可遇不可求的,花钱买不到
花鸟画有七字真言:“夺造化而移精神。”即是通过艺术创造,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将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超越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风格。魏建军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的蝶画只以画蝶为主,不陪衬大型花卉,在蝶之外只补以点点野草、莓苔、散花,形成与众不同的“雅、素、洒、脱”四大艺术风格。
雅,即清雅别致,笔触生动巧妙,显隐得法,清晰可见,引人入胜。
素,即画面呈冰晶雪莹清明洁白之象,每只蝴蝶都蕴藏朗韵气氛;
洒,指笔法潇洒流畅,飘逸不凡,技巧玄灵,法度潜藏,观者有舒畅之感;
脱,乃指蝴蝶栩栩如生,望之遥拂,呼之欲飞。
魏建军先生画蝶四十多年,一只蝴蝶售价两三万,作品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还被普京收藏。他的蝴蝶的技法也极为细致、工整,诸凡蝶须、蝶眼、蝶足、蝶翅纹理毕现、线条流畅,蝴蝶的举止形态,如动、止、飞、恋、吸饮、暖粉,无不逼真又各异其趣。魏建军称,一辈子能把一样东西画到极致就很好。
魏建军先生将西方表现主义精神同东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开创了中国艺术新局面。作为中国美展国展评委和西安美院客座教授、中国著名蝶画家,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节目对魏建军先生做过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加拿大《加京华报》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对他和他的蝶画,或发通讯或发评论或刊作品。
魏建军老师长期进行工笔蝴蝶画创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蝴蝶绘制技法,现将其宝贵经验编撰成册以飨读者。《工笔蝴蝶技法(传统中国画技法详解)》以案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笔画蝴蝶的各种作画方式,步骤鲜明,图例多样;另外配有大量的绘画作品作为资料,从工笔画绘画实例中向广大读者展现出蝴蝶的各种形态。使这本工笔画蝴蝶的教学虽然在书中展示,却栩栩如生如同作者亲手示范。不仅可以作为学习工笔蝴蝶技法的范本,也可以作为广大工笔画爱好者手头桌边不可或缺的工笔画蝴蝶资料。
2月20日,作品《醉蝶》于苏富比文化艺术中心大中华拍卖会上,以拾柒万零贰仟(172000)元整人民币落槌成交,并且于3月26日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2月20日,作品《寿蝶》于苏富比文化艺术中心大中华拍卖会上,以叁拾万零贰仟(302000)元整人民币落槌成交。
2月20日,作品《花香醉蝶》于苏富比文化艺术中心大中华拍卖会上,以陆拾肆万(640000)元整人民币落槌成交。